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26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303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251 |
1995年 | 131 | 1987年 | 266 | 1982年 | 347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始祖东何,世居河内县,智勇超群,于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辽东城有功,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夏历十月,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为岐山侯,赐姓练氏,易东为练。
宋朝时期,练姓大约有1万余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苏,广东一带。明朝时期,练姓大约有1万3千人,当时江西成为练姓第一大省,约居住了练姓人口的40%。其次分布于福建、江苏、安徽、湖北等地。
当代练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练姓的人口大约有29万,为第二百五十一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练姓人口增加率是呈V形的态势。练姓的第一大省为广东,大约占全国练姓人口的40%。练姓在全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这二省区集中了练姓人口的78%。其次分布在四川、浙江、贵州、福建、江西、河南等地。练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桂黔琼、粤湘大部、江西南部、闽浙交接地区、湖北西南、重庆南部、四川东南、云南东部,练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为0.09%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2%以上,其覆盖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5%,居住了大约8%的练姓人群。
由于何公世居河南河内县(现为沁阳县)故练氏立“河内郡”。在福建省聚居有“河内郡”、“丹阳郡”、“建安郡”三支系练氏。依据“丹阳郡”和“建安郡”两支系提供的现存谱料,存疑终于解开,此两郡均是何公后裔,只不过是因遗失迁入“丹阳郡”和“建安郡”以前的具体世系谱料,而以“丹阳郡”、“建安郡”立谱而已。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建安郡:今福建省建瓯,东汉末分侯官县置。孙吴分会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县为治所。福建与浙江分治始此。以后建安郡渐缩小为今福建省西北部。隋唐以闽州、建州为建安郡。
河内堂:以望立堂,是练氏的总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
丹阳堂:以望立堂。
建安堂:以望立堂。
一、 练(練)
练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练姓人口75%。
练姓起源:
1、其先仕闽(五代时国,故城在今福建闽侯),食邑闽之练乡,因氏,见《姓苑》。
2、唐时李勣将有练何,本姓柬,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见《练氏谱》。
3、黎族姓。
练姓名人:
练定,宋嘉祐八年进士。
郡望:建安,河内。
练姓古代名人
练何唐朝,字子俊,本姓东,是伏羲后裔。粤稽洪荒甫辟,生民浑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兴帝,号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风氏。民之有姓,实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尧时,命掌东方,青阳之令,易风姓为东方氏,取义青阳,曾称济阳为郡。东方氏三传有东不訾者,盖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为东友,即更其覆,而仍相传为东,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为太原。东不訾九十六代嗣裔东何,乃汉仕郎中泾州东富公二十七代元孙,本贯河内县,以河内为郡。公智勇超群,於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贞观十八年十一月庚子日,诏与李勣伐高句丽,贞观十九年五月甲申日,献火攻策辽东城,(史书又称辽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贞观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农历十月廿三日),在临渝关的汉武台刻石记功会上,唐太宗以“精练军戎”,赐姓练,封岐山侯,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钦差大臣兵御尚书大总管李勣赞曰拜题
练定北宋(1102-1106年),又名练及柄,字公权,北宋人。嘉佑年进士,调和州乌江尉,再除福州司理,时吕惠卿居丧温陵,闻定名及还朝,荐之为流内铨主薄,以外艰归。绍圣初,吕惠卿知其大名,奏掌机宜文字,召对论事,以尊主强国为先,不合,失时宰意,降通判信州。久之召为将作监丞,除湖南转运判官,至微宗崇宁间,提点本路刑狱,移广南路,诸子不欲俞峤,勉于丐词,定正色曰
练玉姑五代,练寯,五代时浦城人,时称练氏夫人。其夫章仔钧为闽王王审知属下将领,据《建宁府志》述:五代后唐天佑年间(约公元907年),王审知任命章仔钧为西北营招讨使。领兵卒五千戍卫浦城,驻屯西岩。仔钧一度被南唐军队包围,乃派遣二校兵向建州求援。但是,二校兵失误了期限,按军法贻误期限者当斩。夫人出面挽救说:“时危奈何杀壮士”,遂释放了二校兵。二校兵即边镐与王建封。此二人以后投奔南唐当了将领。章仔钧死后,夫人则迁居建州(今建瓯)。公元944年闽国发生:内乱,第二年王延政为闽王,改大殷曰闽,帝都仍在建州。此时南唐查文徽率兵进攻建州,边镐接应围困建州,王建封为先锋,首先登城攻克,建州城破,王延政投降,闽国灭亡。南唐破建州、灭闽国时,边镐、王建封二将破城有功,奉命歼城。二将念及夫人活命之恩,知夫人迁居建州,特谒见夫人拜曰: “吾辈曾蒙夫人恩活,岂敢忘报!夫人亲戚内外,乞录示姓名,当保全之。且使植旗于门为号。”夫人把旗还给二将,并曰:“城中居民不下六七万口,妾不先死而贪生可乎?氏愿杀一身,以死免城中老幼。……君等若记旧德,望保全此城。若必屠杀,则妾愿与城具亡。”边、王二将闻夫人之言,深为感动,止杀戮,城得保全。练氏夫人死后,邑人念其全城大德,破历代城治中不许建墓之禁例,将夫人墓建于府治后衙,题为“芝城之母”。惜“文革”之时,夫人墓被挖掘,千年古墓遭到破坏。1981年,练夫人的事迹和传说,由浦城县赣剧团搬上舞台,在省内外上演,并由中央和省电视台转播。
由于何公世居河南河内县(现为沁阳县)故练氏立“河内郡”。在福建省聚居有“河内郡”、“丹阳郡”、“建安郡”三支系练氏。依据“丹阳郡”和“建安郡”两支系提供的现存谱料,存疑终于解开,此两郡均是何公后裔,只不过是因遗失迁入“丹阳郡”和“建安郡”以前的具体世系谱料,而以“丹阳郡”、“建安郡”立谱而已。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丹阳郡:①古楚国原在丹阳,即今湖北省秭归东南。楚文王东迁至今湖北枝江西,仍名其地为丹阳。②丹阳(杨)县,秦置,在今安徽省当涂东北,唐并入当涂。③汉置丹阳(杨)郡,治宛陵(今安徽省宣城),三国吴移治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隋灭陈后废。炀帝又以蒋州(今南京)为丹阳郡。
建安郡:今福建省建瓯,东汉末分侯官县置。孙吴分会稽郡置建安郡,以建安县为治所。福建与浙江分治始此。以后建安郡渐缩小为今福建省西北部。隋唐以闽州、建州为建安郡。
河内堂:以望立堂,是练氏的总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
丹阳堂:以望立堂。
建安堂:以望立堂。
一、 练(練)
练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练姓人口75%。
练姓起源:
1、其先仕闽(五代时国,故城在今福建闽侯),食邑闽之练乡,因氏,见《姓苑》。
2、唐时李勣将有练何,本姓柬,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见《练氏谱》。
3、黎族姓。
练姓名人:
练定,宋嘉祐八年进士。
郡望:建安,河内。
一、 练(練)
练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练姓人口75%。
练姓起源:
1、其先仕闽(五代时国,故城在今福建闽侯),食邑闽之练乡,因氏,见《姓苑》。
2、唐时李勣将有练何,本姓柬,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见《练氏谱》。
3、黎族姓。
练姓名人:
练定,宋嘉祐八年进士。
郡望:建安,河内。
河内堂:以望立堂,是练氏的总堂号,河内即是今河南省河内县,为练氏的发源地。
丹阳堂:以望立堂。
建安堂:以望立堂。
一、 练(練)
练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2%。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练姓人口75%。
练姓起源:
1、其先仕闽(五代时国,故城在今福建闽侯),食邑闽之练乡,因氏,见《姓苑》。
2、唐时李勣将有练何,本姓柬,从李勣伐高丽有功,以精练军戎赐姓练氏,见《练氏谱》。
3、黎族姓。
练姓名人:
练定,宋嘉祐八年进士。
郡望:建安,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