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494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长姓主要源自:姜姓、姬姓。
长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公族后裔仲长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宁长牂,姬姓,是春秋时
期卫国大夫,武将,其父亲就是著名的卫国大夫宁武子(宁俞),远祖乃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封(卫康叔)。在宁长牂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长牂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长氏,世代相传至今。
姬姓长氏族人大多尊奉宁长牂为得姓始祖。
长姓起源二
源于官位,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军职官吏庶长,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庶长,为战国时期秦国军制官名。在史籍《左传·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1年)记载:“秦庶长鲍、庶长武帅师伐晋,以救郑。庶长,秦爵也。”庶,军队建制,“一庶聊万”,相当于今一个师的建制,庶长即师长一职。
在庶长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庶长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庶氏、长氏,长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长姓起源三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长秋,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长秋,即大长秋,原位秦朝时期的“将行”,在汉景帝执政时期改称“大长秋”,就是皇后的近侍官首领,或由宦官担任,或由“土人”即有一技之长而无官身之人担当。在汉朝时期,皇后所居之宫称为“长秋宫”,故以为后宫官吏之称,东汉、三国、两晋时期皆沿袭。其时高句丽、百济、伽倻、新罗诸国皆有仿设。至隋朝末期,隋炀帝在后宫改设“内侍省”,遂废黜“长秋”之官称。
在长秋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秋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秋氏,长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长姓起源四
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长水校尉,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长水校尉,为军制官员,是汉武帝所设置的京师屯兵八校尉之一。在史籍《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在汉朝时期,“长水”为北方少数民族之称,就是史书中所称的羌族,宣曲为地名,是汉高祖给下属功臣也就是宣曲任氏(西汉富商,姓任,祖先曾任督道的仓吏)的祖先封侯的封地,即汉武帝在都城长安开掘的昆明池的西部。长水校尉是驻扎在宣曲地区的羌胡骑兵的统领,由汉武帝亲自掌管,历任者皆剽悍忠诚,骁勇善战,官秩两千石,下属有丞吏、司马。到东汉时期,长水校尉隶属于北军中侯,掌管宿卫军以及乌桓骑兵(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族近),官秩亦为两千石。
在长水校尉及其部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水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水氏,长氏读音作cháng(ㄔㄤˊ)。
长姓起源五
源于官位,出自唐朝时期禁中卫士宫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唐朝时期,帝王君侯的宫廷均设有宫甲,是为禁中卫士,负责保护帝王以及王公重臣的安全,又称作长林兵,由军中精锐所组成。
在长林兵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长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林氏,皆世代相传至今,其长氏的姓氏读音作cháng(ㄔㄤˊ)。
长姓起源六
源于官位,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汗廷长侍卿,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元朝时期,朝廷分设有长秋寺、长信寺、长宁寺、长庆司,分由寺卿统管,称长侍卿。长信寺,是在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大斡耳朵怯怜口(家中儿郎们)的诸般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四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到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改称长信院,到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又改回原称。长秋寺,是在元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武宗五斡耳朵的户口、钱粮、营缮诸事宜,设主官“长侍卿”五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长宁寺,是在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英宗速哥八剌皇后帐下户口、粮钱、营造等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长庆司,是在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所设置的官职,负责掌管元成宗斡耳朵(斡里朵、兀里朵、窝里陀,即宫帐,亦即后宫)以及怯薛歹(宿卫军)的衣粮诸事宜,设主官“长侍卿”六人,官秩正三品,“少卿”两人,官秩从四品,“寺丞”两员,官秩从五品,并有经历、知事各一员,官秩从七品。
长秋寺、长信寺、长宁寺、长庆司的长侍卿(寺卿),皆由帝王皇后的亲信担当,在其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汉化省称长氏,世代相传至今,姓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长姓起源七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厉公宠臣长鱼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初期,晋国还是一个弱小的国家。从晋献公开始,国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了周围不少小国,疆域日益扩大。到了春秋中期,晋国已占有现在山西省的大部分、河北省的西南部、河南省的北部和西部、陕西省的东部和山东省西部的广大疆域。献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互相争夺君位,使晋国一度大乱。后来,姬重耳在秦国等国的帮助下返国即位,他就是后来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而长鱼矫在成功脱逃后,一族人等在西戎继续生息繁衍,其后裔子孙有取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长鱼氏,逐渐融入氐羌民族之中,后又渐渐回融汉族,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长氏、鱼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长氏、鱼氏族人皆尊奉长鱼矫为得姓始祖,其长氏的姓氏读音作zhǎng(ㄓㄤˇ)。
得姓始祖
宁长牂、长鱼矫、姜仲长。
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零二位,多以京兆、咸阳为郡望。
长:音cháng,天津武清,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陕西韩城,新疆塔城,河南扶沟、洛宁、林州,安徽淮南,湖南湘潭,山东新泰,四川安县,贵州普安、锦屏等地有分布,汉族、羌族都有。
长:音zhǎng,仅在青海天峻、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卯,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西汉后元六年(癸未,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丁丑,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蒋中正密令燃放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事件,城内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亦称扬越堂。
一、 长(長)ch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路史》:‘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望出河内。”
二、 长(長)zhǎ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1、其据《史记》注云:“知养切。晋有长克鲁,死智伯之难。”或以为长氏之始。
2、又注:“一云以长幼之次为氏。”一音chǎng,亦为姓。
三、 长(長)
长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扶沟、洛宁、林县、四川安县、山东新泰、湖南湘潭、台湾屏东、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长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
2、系自子姓。殷人之后有长氏,见《姓谱》。按,当系殷人六族之一长勺氏之后。
3、春秋时卫大夫长牂之后。
4、羌族姓。
长姓名人:
长武子,春秋时晋大夫,为长牂之裔。长略,明时滑人,嘉靖中河南卫指挥。
郡望:河内,河南。
四、 长(長)
长姓起源:
1、以长幼之次为氏。
2、长孙氏、长儿氏之长,音均为掌(Zhǎng),其后人或有改单姓长者。
长姓名人:
长克鲁,春秋时晋人,死智伯之难,见《史记》。
长姓古代名人
长子武春秋,晋大夫。
长宗道宋朝,有宜州知州。
长棱明朝,参将。
长略明朝,有卫指挥。
长国贤清朝,乾隆年间居于贵州省黎平府隆里千户所(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功名贡生。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咸阳郡:咸阳是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周郝王十年(丙辰,公元前305年),秦孝公嬴渠梁(公元前381~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在泾渭之交营建宫城,并迁都于此。因“地处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中经秦惠文王、悼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五代,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直至西汉初年,这里作为战国秦和秦王朝的都城长达一个半世纪之久。将咸阳解读为中国第一帝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嗣后,历经西汉、新、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到隋、唐,咸阳因毗邻京城长安,而被当作京畿之地和茔藏之野。宋明以下,咸阳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作为沟通中原和西部边疆的交通孔道,其军事战略地位仍然相当显著。如今,在西安-咸阳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战略框架下,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战略地位的大都会城市带正在崛起,咸阳作为西安的后花园,它的建设和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咸阳境内的政区建置,始于夏代。商王朝时期,发展到邰、豳、程、犬等方国。周朝,以丰、镐为中心,周围分布有戈、秦等国。周显王十五年(辛未,公元前350年),秦孝公迁都咸阳,在秦国全面建立了郡县政区体制。秦统一后,设内史管理都城咸阳,奄有整个关中地区。秦朝末期,被项羽分为雍、翟、塞三国,号“三秦”。市区以西属雍,以东属塞。西汉时期在关中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郡,号“三辅”。市境属扶风、冯翊两郡,今长武一带属上郡。东汉时期迁右扶风郡治于槐里(今陕西兴平)。三国曹魏时期属扶风、新平(郡治漆县,今陕西彬县)和冯翊郡,西晋属雍州扶风(郡治池阳,今陕西泾阳)、始平(郡治槐里)、新平三郡及安定郡的一角。前秦在长陵设咸阳郡。北朝时分属雍州咸阳、安定、北地三郡。唐属京兆府、邠州。五代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乾州,邠州。宋朝时期分属京兆府、耀州、醴州、邠州。金国时期分属京兆府路的京兆府、乾州、耀州和庆原府的邠州。元朝时期属陕西行中书省奉远路及其所属的耀州、乾州,省直属的邠州。明、清时期属西安府、乾州,邠州。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后分属第十、二、七、九行政督查专区,北部属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咸阳分属三原、县、咸阳分区,1950年合并为咸阳分区,1953年癸巳撤销咸阳分区,1961年复置,1968年改为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设立咸阳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卯,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西汉后元六年(癸未,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丁丑,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蒋中正密令燃放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历史上最为悲惨的事件,城内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亦称扬越堂。
一、 长(長)ch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路史》:‘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望出河内。”
二、 长(長)zhǎ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1、其据《史记》注云:“知养切。晋有长克鲁,死智伯之难。”或以为长氏之始。
2、又注:“一云以长幼之次为氏。”一音chǎng,亦为姓。
三、 长(長)
长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扶沟、洛宁、林县、四川安县、山东新泰、湖南湘潭、台湾屏东、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长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
2、系自子姓。殷人之后有长氏,见《姓谱》。按,当系殷人六族之一长勺氏之后。
3、春秋时卫大夫长牂之后。
4、羌族姓。
长姓名人:
长武子,春秋时晋大夫,为长牂之裔。长略,明时滑人,嘉靖中河南卫指挥。
郡望:河内,河南。
四、 长(長)
长姓起源:
1、以长幼之次为氏。
2、长孙氏、长儿氏之长,音均为掌(Zhǎng),其后人或有改单姓长者。
长姓名人:
长克鲁,春秋时晋人,死智伯之难,见《史记》。
一、 长(長)ch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路史》:‘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望出河内。”
二、 长(長)zhǎ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1、其据《史记》注云:“知养切。晋有长克鲁,死智伯之难。”或以为长氏之始。
2、又注:“一云以长幼之次为氏。”一音chǎng,亦为姓。
三、 长(長)
长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扶沟、洛宁、林县、四川安县、山东新泰、湖南湘潭、台湾屏东、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长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
2、系自子姓。殷人之后有长氏,见《姓谱》。按,当系殷人六族之一长勺氏之后。
3、春秋时卫大夫长牂之后。
4、羌族姓。
长姓名人:
长武子,春秋时晋大夫,为长牂之裔。长略,明时滑人,嘉靖中河南卫指挥。
郡望:河内,河南。
四、 长(長)
长姓起源:
1、以长幼之次为氏。
2、长孙氏、长儿氏之长,音均为掌(Zhǎng),其后人或有改单姓长者。
长姓名人:
长克鲁,春秋时晋人,死智伯之难,见《史记》。
京兆堂:以望立堂。
咸阳堂:以望立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亦称扬越堂。
一、 长(長)chá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新疆之塔城、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云:“《路史》:‘黄帝子挥之后有长氏’。望出河内。”
二、 长(長)zhǎng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青海之天峻、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及雁北地区有分布。《姓氏考略》亦收载并注其源:
1、其据《史记》注云:“知养切。晋有长克鲁,死智伯之难。”或以为长氏之始。
2、又注:“一云以长幼之次为氏。”一音chǎng,亦为姓。
三、 长(長)
长姓分布:安徽淮南、河南扶沟、洛宁、林县、四川安县、山东新泰、湖南湘潭、台湾屏东、高雄、台南、台北等地均有此姓。
长姓起源:
1、相传黄帝之子挥之后有长氏,见《路史》。
2、系自子姓。殷人之后有长氏,见《姓谱》。按,当系殷人六族之一长勺氏之后。
3、春秋时卫大夫长牂之后。
4、羌族姓。
长姓名人:
长武子,春秋时晋大夫,为长牂之裔。长略,明时滑人,嘉靖中河南卫指挥。
郡望:河内,河南。
四、 长(長)
长姓起源:
1、以长幼之次为氏。
2、长孙氏、长儿氏之长,音均为掌(Zhǎng),其后人或有改单姓长者。
长姓名人:
长克鲁,春秋时晋人,死智伯之难,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