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505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次姓主要源自:风姓、芈姓。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栾城,山西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天峻,湖南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有此姓。
次[次,亦可读作chí(ㄔˊ),不可读作cì(ㄘˋ)]
次姓起源一
源于风姓,出自伏羲氏之子十日,属于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海外东经》记载,伏羲氏之子为十日,十日一族以日神为姓氏,称“旸”,后沿水而居,立姓为“汤”姓,是中华民族最为古早的姓氏之一。在汤姓族人的后裔子孙中,分衍有汤次氏。在汤次氏的族群之中,后再省文简改为单姓有汤氏、次氏等。该支次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该支次氏人口非常稀少,皆尊奉太昊伏羲氏为得姓始祖。
次姓起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楚顷王襄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少典氏第二十代、黄帝轩辕氏第九代叫作季连。季连得芈姓,称季连氏。季连氏氏族承袭芈姓,后来创造了不朽的荆楚文化。在季连的后裔下传至熊横,即位为楚顷襄王(公元前298~前263年在位),在他执政的战国末期,曾将楚国都城迁于陈(今河南周口),一直到其子楚考烈王熊完(芈元)即位后,为了避开秦国强大的势力,方再次讲国都迁回。在楚顷襄王的支庶后裔子孙中,有留居陈邑不随楚考烈王回迁者,分衍有次氏,仍为楚国公族。该支次氏族人众曾产生了一位千古传神的“斩蛟勇士”,名叫次非。
该支次氏族人皆尊奉熊横为得姓始祖。
次姓起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后裔,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据刘邦第七十一代孙、高桥通泰提供的《日本岛田高桥家系图》中的记载,魏、晋之际,汉高祖刘邦的后裔、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的玄孙刘阿知率族人以及属下两千余人渡海迁入倭奴国,受封阿知使主,融入倭奴族,史称阿知王,或称阿智王。他的儿子刘贺都被当时的倭奴国君主雄略天皇取其父刘阿知名字末字“知”的读音赐姓为直,成为刘汉后裔的第一个倭姓。阿智王一族传承到倭奴国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有征西将军大藏春实,他的第九代孙大藏种直生有五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了五个新的倭化姓氏:
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
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
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
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
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
其中的次郎大藏幸种(次子)的后裔,在北宋徽宗赵佶执政早期(公元1101~1105年期间)以“使臣”的身份返回中国,曾在湖南一带学习、生活、经商,并有人留居中原,之后依汉俗改姓氏为“次刘氏”,其后裔子孙大多恢复祖姓为单姓刘氏,亦有以家族齿序称次氏、仲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次氏以桂阳为郡望,即今湖南,族人皆尊奉刘邦、以及刘邦第四十八代孙大藏种直为得姓始祖。
次姓起源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分支突厥族官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隋书·突厥传》记载,突厥民族在阿斯纳·沙钵略可汗执政时期(公元581~587年在位),在王帐之下设置了叶护(副可汗)、设(次利、俟利发,军政宰相)、俟(次斤、俟斤,外务宰相,统帅族外各部)三种官职。到了第二可汗阿史那·庵罗执政时期,其在位仅一年,即隋文帝杨坚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突厥民族由于汗国大可汗、小可汗之间矛盾对立激化、加之天灾、疫疠的多重打击,遂开始分裂,至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民族正式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两个部分。东突厥历经钵略可汗阿史那·摄图、叶护可汗阿史那·处罗侯、都蓝可汗阿史那·雍虞闾、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世、处罗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设,在颉利可汗阿史那·莫贺咄(阿史那·咄苾)执政时期(公元620~630年在位),又增设了特勤(王爷)、利发(地方行政长官)两种官职,其下分设了吐屯、发、侯没、次吏……等等官吏,整个东、西突厥民族王廷在当时的行政建制上共有二十八个等级,大小官职皆由氏族酋长、部落首领等贵族统治阶层世袭。其时,东突厥相当强大,一时之间给新建立不久的大唐王朝北部地区制造了不少麻烦。于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任命大将军徐世勣(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李靖为定襄道行总管,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统兵十万,由李靖指挥,分道出击突厥。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农历1月,李靖率骑兵趁黑夜攻下突厥占据的定襄(今山西忻州),徐世勣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部)大破突厥。颉利可汗既败,马上卑词请降,以作援兵之计求得在铁山休兵息马的时机,并准备进入漠北。李靖与徐世勣会师白道,合谋进兵。唐军乘夜出兵,李靖在前,徐世勣在后,在阴山一举俘获突厥一千余帐。当时唐朝派遣的议和使臣唐俭正在突厥营中,颉利可汗毫无战争准备。唐军前锋大将苏定方为前锋,李靖率大军随后进发,唐军鼓而攻击,突厥兵溃散,被杀死以一万余人,俘虏十余万人,缴获牲畜数十余万头,颉利可汗仓皇之中乘千里马逃跑。徐世勣当即率军堵截突厥归路,颉利无法北归,各部酋长纷纷率众投降,徐世励俘虏五万余人。在阴山之战中,唐朝大败东突厥,颉利兵败后逃到小可汗苏尼失的居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苏尼失却把颉利可汗诱捕,执送唐军,并率众投降。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等也纷纷降唐,其他的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部,或投奔西突厥,东突厥前汗国至此灭亡,漠南之地遂空。之后,唐太宗一方面希望东突厥降众能为唐朝所用,帮助唐朝抗击叛意渐显的薛延陀部,另—方面又担心这部分突厥的力量单弱,置于漠南塞外恐为薛延陀·夷男所侵袭,遂采纳了宰相温彦博提出的“收其民与内地汉民混居,置突厥降众于长城河南之地,使之逐渐汉化”的政策,在朔方自幽州至灵州之间设置了顺(今北京顺义)、裕(今河南方城)、化(今河北遵化)、长(今陕西子长)四州都督府,分东突厥故地为六州,左置定襄都督府,右置云中都督府,将东突厥十余万民众安置于这些地区。
其后,这些突厥民族皆逐渐融入汉族,其中在设(次利、俟利发)、俟(次斤、俟斤)等贵族的后裔子孙中,有取汉字“次”、“俟”、“设”等为姓氏者,其称次氏、鲍氏、俟氏、设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伏羲(太昊)、熊横(楚顷襄王)、刘邦(汉高祖)、大藏种直、颉利可汗(阿史那·莫贺咄、阿史那·咄苾)。
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零六十二位,以太原、桂阳为郡望。
今河北省的元氏县、栾城县,山西省的大同市浑源县,湖南省,台湾省,日本国等地,均有次氏族人分布。在韩国,除了次氏,还有次吏氏,亦为汉、唐之际古突厥族人的同源后裔,是在唐朝时期随渤海国破后逃亡至其地区者的后裔。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桂阳郡:历史上曾称南平郡、敦州、桂阳府、桂阳军、郴州路、直隶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西汉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十一县。新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朝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东汉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三国时期孙吴建兴元年(壬申,公元252年),改汉宁为阳安县。曹魏甘露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六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阳安县更名晋宁。晋建兴三年(乙亥,公元315年),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晋升平二年(己未,公元359年),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南朝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南朝陈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南平县。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卢阳县更名义昌。唐咸享三年(壬申,公元672年),晋兴县更名资兴。唐如意、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分义章南置高平县。唐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九县。唐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农历8月,南平县改名蓝山。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郴州移治于平阳县。唐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唐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郴州还治于郴县。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祐三年(庚戌,公元950年),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宋朝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设郴州军。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宋景德二年(乙巳,公元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宋天禧三年(己未,公元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宋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高亭县改名永兴。宋绍兴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宋绍兴十年(庚申,公元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宋嘉定二年(己巳,公元1209年),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宋嘉定四年(辛未公元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六县。宋绍定二年(己丑,公元1229年),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七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二州及平阳、临武二县。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三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五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二县,隶于衡州府。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清朝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更名为郴州专区,辖十县。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十四县。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十四县。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十二县、市。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1984年12月资兴县改为资兴市。1988年郴州地区辖两市、九县。
太原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平堂、敦州堂、郴州堂。
一、 次c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姓氏考略》注云:“《路史》:‘楚公族有次氏。’一作‘佽’,又作‘兹’。”
二、 次
次姓分布:内蒙古乌审旗、江苏启东、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广西钦州、四川富顺、陕西、台湾花莲、山西、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次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
2、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
次姓名人:
次非,春秋时荆国勇士,亦作佽非,或兹非。次益,明时河北获鹿人,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
郡望:楚郡。
变化:一作佽,亦作兹。
次姓古代名人
次非春秋,(生卒年待考),楚国人。传说中著名楚国勇士。有一天,次非在干遂(今湖北张家界)买到一把锋利的宝剑。在回乡的途中,他乘坐一只木船过江。木船刚到江心,突然波涛汹涌,江水中窜出两条恶蛟,从左右两边围住了木船。船上的乘客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摇船人也抖作一团。次非问摇船人:“过去木船要是被恶蛟缠住,船上的人还能不能活命?”摇船人吓得一个劲儿摇头:“碰上这两条恶蛟的船,没有听说能幸免的。”次非唰地抽出宝剑,坚定地说:“我定要叫这两条恶蛟变成江底的一堆腐肉朽骨!如果我放下武器,爱惜自己的生命,那么,我活在世上还有什么价值呢?”说罢,便纵身跃入波涛,跟恶蛟拼死搏斗,终于斩杀双蛟。风平了,浪静了,次非用忘我的牺牲精神和高强的本领拯救了全船人的生命。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桂阳郡:历史上曾称南平郡、敦州、桂阳府、桂阳军、郴州路、直隶州。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郴县、临武邑、鄙邑、耒县。西汉元鼎四年(戊辰公元前113年),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便、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含洭、浈阳等十一县。新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桂阳郡为南平郡,改郴县为宣风、临武为大武、便县为便屏、曲江为除虏、浈阳为基武,并移郡治于耒阳(改名南平亭)。东汉朝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还郡治于郴县,恢复郡县原名。东汉永和元年(丙子,公元136年),分郴县地置汉宁县,省阴山县。三国时期孙吴建兴元年(壬申,公元252年),改汉宁为阳安县。曹魏甘露元年(乙酉,公元265年),分南境曲江、桂阳、阳山、含洭、浈阳县置始兴郡,度属交州,桂阳郡则余六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阳安县更名晋宁。晋建兴三年(乙亥,公元315年),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始一分为二郡。晋升平二年(己未,公元359年),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南朝梁天监六年(丁亥,公元507年),初置郴县,不久撤销;耒阳县度属湘东。南朝陈天嘉元年(庚辰,公元560年),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则一地三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三郡合为郴州,平阳县、便县均省入郴县。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南平省入临武县,晋宁县更名晋兴。隋大业十三年(丁丑,公元617年),析郴县南为义章县,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复置南平县。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卢阳县更名义昌。唐咸享三年(壬申,公元672年),晋兴县更名资兴。唐如意、长寿元年(壬辰,公元692年),分义章南置高平县。唐开元十三年(乙丑,公元725年),分郴北置安陵县,此时桂阳郡领九县。唐开元二十三年(乙亥,公元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高平县省入义章,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始称郴州桂阳郡,安陵县改名高亭,农历8月,南平县改名蓝山。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郴州移治于平阳县。唐贞元二十年(甲申,公元804年),置桂阳监于平阳,专理采铜铸钱。唐元和十五年(庚子,公元820年),郴州还治于郴县。后唐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义昌县更名郴义。后晋天福元年(丙申,公元936年),改郴州为敦州,郴县为敦化,资兴为资兴寨、属敦化县,省平阳县入桂阳监。后晋天福四年(己亥,公元939年),省临武县入桂阳监。后汉乾祐三年(庚戌,公元950年),郴州、郴县复名,资兴县恢复县制,改名泰县。宋朝乾德元年(癸亥,公元963年),设郴州军。宋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公元976年),泰县并入郴县,郴义县改名桂阳,义章县改名宜章。宋景德二年(乙巳,公元1005年),蓝山县划入桂阳监。宋天禧三年(己未,公元1019年),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宋熙宁六年(癸丑,公元1073年),高亭县改名永兴。宋绍兴三年(癸丑,公元1133年),桂阳监升为桂阳军。宋绍兴十年(庚申,公元1140年),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宋嘉定二年(己巳,公元1209年),析郴县之资兴、程水二乡置资兴县,属郴州军。宋嘉定四年(辛未公元1211年),析桂阳县之零陵、宜城二乡置桂东县,郴州军辖六县。宋绍定二年(己丑,公元1229年),资兴县改名兴宁,徙县治于管子濠。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军为路,郴县改名郴阳。明朝洪武元年(戊申,公元1368年),改路为府,蓝山县复归郴州府,府辖七县;桂阳府辖常宁、耒阳二州及平阳、临武二县。次年,蓝山复归桂阳府;常宁、耒阳均复为县,度属衡州府。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撤销桂阳府,平阳、临武、蓝山三县归衡州府辖;郴州撤府设直隶州,郴阳县并入郴州,辖五县。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升平阳县为桂阳州,仍辖二县,隶于衡州府。明崇祯十二年(己卯,公元1639年),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清朝康熙十七年(戊午,公元1678年),吴三桂称帝于衡州,改桂阳为义昌县、桂阳州为南平州。次年均复原名。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与郴州直隶州并列。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废府、州,存道、县。次年2月,桂阳县复名汝城。9月,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1月,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故复名资兴县。民国十一年(壬戌,公元1922年),撤销道制,存省、县两级。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12月,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改第八区为第三区,辖郴、资兴、桂东、汝城、宜章、临武、蓝山、嘉禾、桂阳、永兴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更名为郴州专区,辖十县。1952年月11月13日郴州、零陵、衡阳三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1954年7月6日撤销湘南行政区,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郴县专区增辖新田、耒阳、安仁、鄂县,共计十四县。1958年8月设郴县郴州市,专区仍辖十四县。1959年3月资兴并入郴县,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临武并入宜章县,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新田并入桂阳县,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11月郴州市升为县级市。1960年7月18日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1961年6~7月恢复原县市建置,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1962年月12月撤销东江市,划蓝山、新田归零陵地区。郴州专区辖十二县、市。1963年5月20日撤销郴州市,仍为郴县县级镇。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1977年12月恢复郴州市。1983年5月耒阳县划归衡阳市。1984年12月资兴县改为资兴市。1988年郴州地区辖两市、九县。
太原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平堂、敦州堂、郴州堂。
一、 次c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姓氏考略》注云:“《路史》:‘楚公族有次氏。’一作‘佽’,又作‘兹’。”
二、 次
次姓分布:内蒙古乌审旗、江苏启东、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广西钦州、四川富顺、陕西、台湾花莲、山西、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次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
2、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
次姓名人:
次非,春秋时荆国勇士,亦作佽非,或兹非。次益,明时河北获鹿人,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
郡望:楚郡。
变化:一作佽,亦作兹。
一、 次c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姓氏考略》注云:“《路史》:‘楚公族有次氏。’一作‘佽’,又作‘兹’。”
二、 次
次姓分布:内蒙古乌审旗、江苏启东、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广西钦州、四川富顺、陕西、台湾花莲、山西、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次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
2、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
次姓名人:
次非,春秋时荆国勇士,亦作佽非,或兹非。次益,明时河北获鹿人,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
郡望:楚郡。
变化:一作佽,亦作兹。
太原堂:以望立堂。
桂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南平堂、敦州堂、郴州堂。
一、 次cì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长治、朔州、榆次,青海之天峻,湖南之益阳等地有分布。汉族、藏族、傈僳族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将其归“以次为氏”之列。古代楚有次非,《吕氏春秋》载:“荆有次非者,……得宝剑干遂。还反涉江,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姓氏考略》注云:“《路史》:‘楚公族有次氏。’一作‘佽’,又作‘兹’。”
二、 次
次姓分布:内蒙古乌审旗、江苏启东、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广西钦州、四川富顺、陕西、台湾花莲、山西、河北石家庄、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次姓起源:
1、春秋时楚公族之后有次氏,见《路史》。
2、匈奴人姓。汉武帝元鼎四年,次公来降,封僚侯。五年,坐酎金免,见《汉书》。
次姓名人:
次非,春秋时荆国勇士,亦作佽非,或兹非。次益,明时河北获鹿人,宣德中任河南浙川知县。
郡望:楚郡。
变化:一作佽,亦作兹。